维生素K3
发布日期:2017/11/1 15:48:15 访问次数:1851
外观: 维生素K3多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吸湿后结块。极易溶于水
功能和用途:
在动物肝脏内参与凝血酶的合成,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加速凝血,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作为动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性添加剂,在动物日粮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K3。
使用维生素K3应关注的问题:
1、目前基于凝血功能需求建议的动物饲料维生素K需要量不能满足动物尤其是幼雏和幼畜骨骼发育需求。依据骨计量学及骨生物力学等方面评价维生素K对动物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提高 维生素K的量能明显促进幼雏和幼畜的骨骼生长发育。
2、正常情况下动物VK需要量的50~60%来源于回肠内细菌。因此大量使用抗生素和酸化剂的情况会极大地抑制上述消化道的细菌生长,极大地影响了维生素K的来源,所以必须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更多的维生素K3补充。
3、幼雏和幼畜肠内细菌还不完善,无法提供足够的维生素K,故应该充分考虑其需要量。
4、母体维生素K的供给量不足,会影响孵化雏鸡和仔猪血液中的维生素K水平。使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健康生长。
5、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可以合成大量的维生素K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维生素K。而禽类的消化道特点决定了其从肠道微生物所获得的维生素K比反刍动物甚至单胃家畜都要少很多。
6、饲料的情况应该充分考虑饲料对维生素K的影响。霉菌所产生的霉菌毒素,竞争性地抑制维生素K的吸收。同时会降低动物肝脏功能,使无活性的维生素K代谢物向活性物质的转化受阻。
7、维生素K 还有直接的护肝与消炎作用,对肝炎所致的黄疸和ALT升高者,能使胆红素水平下降,并达到降酶效果。临床常用维生素K来治疗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8、普通维生素K3如MSB的稳定性很差。所以,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弥补维生素K预期效价的潜在损失。同时,必须根据实际的加工条件,选用合适的维生素K制剂。如制粒加工应该优先考虑稳定型K3-MNB
用法用量: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添加量(以维生素计)猪 0.5 mg/kg
鸡 0.4~0.6 mg/kg
鸭 0.5 mg/kg
水产动物 2~16 mg/kg
(以甲萘醌计)
上一篇:维生素 B 6 (盐酸吡哆醇)